为了确保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唐朝需要一支强大的边防军。而为防止地方的军队威胁到中央的集权,唐朝便实行了府兵制。其核心思想是将军队与农业相结合,士兵平日里耕种土地,战时则负责作战。
如今的历史大多将杨贵妃视为安史之乱的根源,归咎于她的风华倾国。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向那些史书中未曾详细叙述的百姓和底层民众,我们或许能发现,安史之乱的爆发,早已是迟早之事。
府兵制与均田制相辅相成,均田制保障了人人有田,土地生产保证了农民的生计,而府兵制则保障了国家在平时的军事力量。每年,府兵需三季耕。
这场动乱的爆发为何显得如此离奇?一个节度使安禄山如何能将盛极一时的大唐搅得天翻地覆?为何如此多的人响应他的号召,加入叛乱?而且,大部分叛军竟然是汉人,这场叛乱为何被视为“异族之乱”?接下来,我们试图从普通民众甚至安禄山的视角,探讨安史之乱为何注定爆发。
01 府兵制的产生与背景
历历开元盛世的景象,犹如昨日重现。大唐国势鼎盛,歌舞升平,然而就在此时,突如其来的盗贼掀起战火,岁月也因此进入了另一番境地。公元755年,当安史之乱的号角吹响时新开传奇私服,大唐的繁华迅速戛然而止,曾经悠扬的霓裳羽衣曲,也在渔阳鼙鼓的声中骤然中断。
然而,在这盛世的背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李世民时期。唐朝建立初期,李世民以雄图大略开疆拓土,令大唐的疆域空前辽阔。国家的稳定与强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大的军事力量。随着疆域扩张,边境的战事不断,边远地区的军事力量与中央命令之间的距离拉大,如何保持中央集权成为了一个棘手问题。
唐玄宗在位期间,盛世之景,仿佛天上人间。无数国家纷纷派遣使节,朝贺大唐的盛大威仪。国力之强,远超往昔,这一时期的“大唐盛世”,史称“开元盛世”,社会繁荣、民众安乐。